今天一早照例陪女兒到早餐店吃早餐,這家早餐店我們吃了7~8年,因為都固定時間去,所以每天遇到的人都差不多,不過今天倒是少見的遇見了一對夫妻帶著他家的小女兒,小女娃大約4~5歲,圓嘟嘟的小臉極討人喜愛,平時都只有周日才碰得著。今天女娃穿著一身粉嫩的紅色新衣,說是要回鄉下爺爺、奶奶家。看著他們吃完早餐要去結帳,爸爸走在前頭,小女娃蹦蹦跳跳的跟在後面,走在最後的媽媽一邊付錢一邊對著女娃說:好好走,不然等下妳就會跌倒,新衣服弄髒了看你怎麼辦~話才說完,小女娃啪的一聲!五體投地般的跌趴在地上,早上的天氣剛下過雨,地上濕濘的,果真小女娃胸口、肚子都濕了,白色的褲襪兩個膝蓋黑一片,結果就是女娃放聲大哭、媽媽責怪爸爸沒牽好小孩……現場氣氛頓時超尷尬~~
其實,我很想跟媽媽說:小孩會跌倒完全是符合妳的期望~別懷疑我為什麼這樣說,那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對身邊的人下魔咒,不信!我舉個例子給你們聽:
我們最常看到、聽到大人倒水或盛飯菜給孩子時,總會擔心他們拿不好,很多父母都會說上這一句:拿好、放好~不然等下打翻了!我想十之八九的孩子一定會“車倒”水杯或飯碗,因為父母的擔心變成了魔咒~
還有,每次天冷時,做父母的總希望孩子加件衣服,但是關心說出口就成了:天氣這麼冷去多穿件衣服,不然等會兒感冒了看你怎麼辦?結果就是孩子不想加衣服,然後真的鼻水掛兩條,整天酷酷嗽,因為父母的關心變成了魔咒~
再舉一例:每次孩子要月考,著急的好像都是父母,不是怕他們不會,而是怕他們粗心,但是著急的話說出口就是:考試要專心,不要每次都粗心大意,哈~等到考卷出來不是數學加錯、減錯,就是國字多一筆、少一劃,因為父母的著急變成了魔咒~
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觸?那是因為我在幼稚園教了十幾年的書,之後在家也當了7~8年的保母,這些話都是大人們不自覺說出口的,每次聽到這些話,我都會半開玩笑的說:孩子會這樣都是符合妳們的期望啊!我說:為什麼不將這些擔心、關心、著急的話換成正面的呢?妳能說:杯子要拿好,慢慢的喝。吃飯要專心,吃完再玩。天氣冷了我希望你多加件衣服。考試別著急,看清楚題目再寫~
孩子越小受你話語的影響力越大,我相信正面的話力量一定大於負面的,除了父母對孩子,還有家人與家人、朋友與朋友,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在無形中下了魔咒呢?